夏威夷竹子
基本信息
学名:Pritchardia gaudichaudii H. wendl
别名:夏威夷椰子、竹节椰子、雪佛里椰子
科属:棕榈科茶马椰子属
产地:原产于墨西哥、危地马拉、巴西等国,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,中国台湾也有批量种植栽培。
形态特征
植株:株高一般在 1-3 米,茎干直立,纤细翠绿,形似竹节,茎节短、中空,从地下匍匐茎发新芽而抽生新枝,呈丛生状生长,不分枝。
叶片:叶常生于茎干中上部,为羽状复叶,全裂,裂片披针形,互生,叶深绿色,且有光泽。
花朵:花为肉穗花序,腋生于茎干中上部节位上,粉红色,雌雄异株。
果实:果实为浆果,球形,黄色。
生长习性
光照:喜半阴,耐阴性强,适合在明亮的散射光处生长,避免强光直射,否则叶色会变淡或发黄,也不能长期处于阴暗环境,否则会导致叶片变黄、停止生长。
温度:适宜生长温度为 20-30℃,13℃时进入休眠期,冬季越冬最低气温为 3℃,不过经过多年引种驯化,在短期 – 5℃至 0℃时有塑料薄膜覆盖防霜,也不致受寒害。
水分:喜欢湿润的环境,生长期要求经常保持盆土湿润,空气干燥时要经常进行叶面喷水,以提高环境的空气湿度,秋末及冬季适当减少浇水量,保持盆土湿润不干即可。
土壤:对土壤要求不高,但以疏松、通气透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宜,一般可用腐叶土、园土、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腐熟有机肥混合配制。
养护要点
光照管理:可将其放置在离窗户 1-2 米的客厅、书房等明亮的散射光处,夏季避免阳光直射,可适当遮荫。
温度控制:冬季注意保暖,温度低于 10℃时可套保温袋,夏季高温时注意通风降温。
合理浇水:遵循 “见干见湿” 的原则,春夏季节表层土干 3 厘米左右浇透,秋冬季节延长至干 5 厘米再浇,同时注意避免积水。
科学施肥:生长季节(3-10 月)每 1-2 周施一次液肥或颗粒状复合肥,以促进叶片生长及叶色浓绿,秋末及冬季稍施肥或不施肥。
换盆:一般视植株长势,2-3 年换盆一次,更换更大的花盆和新鲜的土壤。